殡葬新闻

风水常识

联系方式

公司地址:汉中东大街北侧8号4楼0407
公司电话:2210426 2219386
玉皇山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7380号

新闻法规

从《大宋少年志》看宋朝的丧葬习俗
发布日期:2024-04-22 14:26:14 来源: 点击次数:0
《大宋少年志》是一部由编剧王倦原创,周雨彤、张新成等人主演的历史题材电视剧。王倦通过两季《大宋少年志》剧情,讲述了宋仁宗时期,一群少年进入秘密情报机构“密阁”,暗中行动,守卫大宋平安的故事。

第二季中,密阁七斋六名成员,即主角团离开大宋,前往西夏,刺杀西夏国主元昊,遇到了同样在执行任务的三位八斋成员。在众人与西夏太子宁令哥密谋杀害其父元昊一事时,不幸被元昊发现,八斋成员楚袅战死,尸首挂于城门示众,既是警戒,又是吸引楚袅伙伴前来的陷阱。但是,八斋副斋长文无期毅然决定孤身犯险,为的是将楚袅的尸首火化,送她最后一程。

无独有偶,主角团之一韦原的父亲同样在西夏遇害,元昊再次将尸首设为陷阱,想引诱主角团出面。明知如此,韦原仍愿意兵走险棋,假意与凶残的元昊合作,出卖伙伴,拿回父亲尸首,将其火化。

不难看出,反派两次陷阱都是利用主角团至亲至爱之人的尸首,以达到擒获对方的目的。这利用的就是国人历来对于丧葬的重视。而电视剧中,也恰好展现了两种北宋重要的丧葬习俗——归葬与火葬。

归葬:少年为何冒险

在剧中,韦原的父亲被杀害,他以拿回父亲尸首的名义,在力量与智谋都称上乘的反派面前扮演告密者,继续推进七斋的任务。

在说出自己“反叛”的意图后,元昊告诉他,其父的遗体已经土葬了,韦原回答了一句“他乡之土,无处可安”。这句话暗合了中国古代延续至今的一种丧葬习俗——归葬。一个人只有葬在自己的家乡才算落叶归根,才是安葬。

因为这个共同的认知,反派接受了一个敌国少年的投诚理由。而作为观众的我们也不会指责韦原冒着生命危险去夺回一具没有生命的尸首,是莽夫之举。这是因为在千百年的演变中,落叶归根已经深深在国人心中扎根,对于子女而言,更是表达其孝道的重要途径。

翻开史书,归葬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经过夏、商、周三朝的演变,以家族为单位的族葬形式确立下来,人死后葬回各自的氏族,是最原始的归葬行为。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乱,反而使归葬习俗变得十分兴盛。所谓“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门阀大族把控权柄,族人不仅生前受到家族庇护,谋得官职,死后也希望求庇祖茔,因而即使客死他乡,也希望葬回祖坟。

隋唐时期,归葬已经成为被政府所认可及鼓励的丧葬行为。在吐鲁番阿斯塔那509墓中,发现一份《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唐益谦、薛光泚、康大之请给过所案卷》,所谓“过所”,就是唐代行人车马的出入境通行证,这份过所里面写的通行理由就是将亲人归葬。

唐朝人编撰的《北史》中记载:“时有齐州人崔承宗,其父于宋世仕汉中,母丧因殡彼。后青、徐归魏,遂为隔绝。承宗性至孝,万里投险,偷路负丧还京师。”崔承宗冒险将母亲归葬故土的故事,被收录在《孝行传》中,可以证明在唐朝人的意识中已经将孝道与归葬紧密相连。

到了剧中所处的北宋时期,统治者为稳固统治,更是极力推崇孝道,而归葬就是孝的一种表现。因为古时交通多有不便,一个人若不顾路途险峻,依然坚持将客死他乡的长辈归葬祖茔,足以展现其孝道。

可惜,主角们深陷敌国阵营,四面楚歌,路途遥远,不知何时才能归国。韦原在拿回尸首后,面临着无法将父亲归葬的难题,最终用火葬送走了父亲。这又引出了两宋时期格外流行的丧葬习俗——火葬。

火葬:同伴的便捷之举

和韦原做了相似选择的文无期,也选择了用火葬的方式送走了自己的下属楚袅。因为楚袅的尸首被高挂在半空示众,周围有暗兵值守,根本无法将其放下,好好地落葬。所以,文无期无奈之中选择了火葬送走了自己视为家人的伙伴楚袅。在剧中,他留下这样一句话:“楚袅是我带来的,我得送走。”

用火葬的方式处理遗体,在今天看来已经非常常见了。在各式古装剧里,也经常会有一把火代替埋葬的场面。但在历史上,汉人一度是十分排斥火葬的,甚至把它作为一种对仇人泄愤的方式。《后汉书》中就有记载“诸袁门生又聚董氏之尸,焚灰扬之于路”。那么结合历史看来,少年们的行径竟成了“大逆不道”?其实不然。编剧或许是知情,或许是巧合,选了一个好朝代——宋朝。火葬在少数民族及佛教之外开始流行,便是从北宋开始。

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及“火葬之俗盛于江南,自宋时有之。”故事背景设定在北宋年代的《水浒传》里,武大郎死后“只三日便出殡,去城外烧化”。根据史学家伊沛霞所写的《中古探微》,宋人中大概有10%到30%是被火化的。虽然现在看来比例不算高,但在考虑到过往汉人对火葬的固执偏见,这已经是十分值得注意的现象了。甚至在一些火葬盛行的中心区域,如成都近郊发掘的约百座南宋砖石墓,火葬墓的比例达到了惊人的80%。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来看,中国2021年的火化率约为58.8%。这一系列的数字对照下来,宋朝火葬之风可见一斑。也难怪少年们会想到用火葬来送亲友归去了。

尽管两宋时期,火葬在民间十分流行,但这种有悖于传统儒家孝行观念的葬式实际上是被宋朝政府明令禁止的。宋太祖赵匡胤在建隆三年(962)三月十二日下诏:“近代以来,遵用夷法,率多火葬,甚愆典礼,自今宜禁之。”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也曾两次下诏禁止火葬。

虽然一次次明令禁止,但实际上根据《宋刑统》的记载,这一禁令也有可豁免之时:“京城外及诸处,今日多有焚烧尸柩者,宜令今后止绝。若是路远归葬,及僧尼、蕃人之类,听许焚烧。”其中“路远归葬”一条就适用于所有人。但何为“路远”呢?官府对此没有明确规定,给予了人们较大的解释空间。而且根据《中国殡葬史》所述,虽然官方禁止民众火葬,但宋代极少有因为采用火葬而遭到刑罚的案例,与其说是严厉反对,更不如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回到民间,佛教在北宋时期开始朝世俗化发展,信佛的人远超前朝,“自释氏火葬化之说起,于是死而焚尸者,所在皆然”。因此,即使宋朝程朱理学当道,士大夫仍深受佛家影响,在身后选择火葬,以期自己能进入西方极乐世界。

不过早在南朝时期,就有“南朝四百八十寺”的壮景,佛教在中国已经扎根数百年,为何偏偏从宋朝开始火葬成为主流葬法之一?

一则在于宋朝有厚葬之风,丧事的花费极高。《戒山头斋会碑》中记录了福建地区“丧葬破家”的社会现象:“自来风俗被丧之家,言有靡用破卖产业,置办酒食斋筵,名为孝行。至有亡殁之人,本家不敢哭临,先将田屋出帐,典卖得人,就头商量,打了定钱方敢举殓外,殉人情中抑哀毁是不孝之人也。”这一风气的盛行也与宋朝尤其重视孝道息息相关。

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也遭遇过这样的送葬窘境。他在《辞集贤校理状》中乞求辞去集贤校理一职,给出的理由是:“臣以先臣未葬,二妹当嫁,家贫口众,难住京师,乞且终满外任,比蒙矜允,获毕所图。而门衰祚薄,祖母二兄一嫂,相继丧亡,奉养婚嫁葬送之窘,比于向时为甚。所以今兹才至阙下,乞除一在外差遣,不愿就试。”

可见,厚葬的费用官僚士大夫都承受不起,更何况普通百姓?因此,花费相对更少的火葬,自然成了一条出路。

再者,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人口增长的高峰时期。因为出现了人多地少的情况,加上最底层的农民,因赋税徭役的压力,沦为佃农,那死后自然没有土地可供土葬,故而选择火葬。

总的来说, 火葬在宋朝流行受到了宗教因素与经济条件的双重影响,是一种相对节省且便捷的葬式。于是,抱着同伴灵魂能去往自由美好世界的愿望,文无期在火光中送走了楚袅。

回顾《大宋少年志》,不论是文无期送友还是韦原送父,围绕着送葬的两段剧情都成为电视剧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片段。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殡葬对于人的意义之重,从影视剧中看殡葬文化,从殡葬文化中看历史,不失为一种乐趣。
上一条: 法国政府出新规,葬礼音乐也要版权费 下一条: 教育部最新发布!涉及殡葬专业